孟子“仕非为贫也”章“为”是“致力于”而非“因为”

  热度: loading...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通行的译文:
  【孟子说:“做官不是因为贫贱,但有时候也是因为贫贱。娶妻不是为了奉养父母,但有时候也是为了奉养父母。因为贫贱而做官的,便该拒绝高官,而居于卑位;拒绝厚禄,而只拿薄薪。拒绝高官,居于卑位;拒绝厚禄,只拿薄薪,怎样才合适呢?去守门打更好了。孔子曾经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官,他说:‘只是数字对得上而已。’也曾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官,他说:‘只是牛羊壮实成长了而已。’位置低下,而议论朝廷大事,是罪过;站在别人朝廷上做官,而不能贯彻正义的主张,是耻辱。”】
  我的译文:
  【孟子说:“做官不是想要(致力于)贫贱,但有时可以做到贫贱;娶妻不是想要(她去)照顾父母,但有时的确是为了奉养父母。想要贫贱的(高官)会推辞掉尊贵而居于卑贱,推辞掉富足而居于贫困。推辞掉尊贵而居于卑贱,推辞掉富足而居于贫困,做什么合适呢?就做守城门、打更这样的小职位吧!孔子曾经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官,他说:‘只是数字对得上就可以了。’也曾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官,他说:‘只是牛羊壮实成长就可以了。’职位卑微而去高谈阔论、恣意妄言,是罪过啊!(这里是赞扬孔子的务实,慎言);而站在朝堂之上的达官贵人,(如果高谈阔论,不实事求是,使得)道义不能运行,是耻辱了。”】
  辨析:首先,牢牢把握此文的主旨是孟子批评当时的立于朝堂之上的达官显贵总是不去做务实的实事,而是喜好高谈阔论,不讲求实际。他主张这些人不如去做点小事,而且学会发表恰如其分的言论。
  此文的难点在于“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不但与前文谈“位卑而言卑”的意思差别大,而且在这一句中省略的话比较多,它可以理解为“立乎人之本朝,位尊而言高,而道不行,耻也”,也可以理解为“立乎人之本朝,位尊而不言,而道不行,耻也”,两条路似乎都走得通。唐朝的韩愈在《争臣论》中就理解为后者,他可能见到同代中有很多像阳子这样知而不言的庸官而这么理解下来的。除了这句之外,韩愈关于孟子的这段的理解的都是准确的。请见原文【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我为什么选择“位尊而言高”,而非“位尊而不言”呢?原因有二,一是此文第一句就说:“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这里孟子强调有时候有意去贫贱是可以的,然后下文鼓励高官们去做一些务实的小工作,而不妄言,那就说明当下的朝堂上的达官们有太多是不做务实的小事而好高谈的,他们不了解下层民众的疾苦,不谙社会人情。而“位尊而不言”的人往往是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怕直谏忤怒国君,畏于自己的乌纱不保,而吞声下气,如同“阳子”这样的人。二是从春秋战国时像孟子这样四处游说国君的士人比较多,大多是口若悬河的人,比如苏秦合纵连横。
  辨析一个细节,第一句中的“为”字不是“因为”,而是“致力于”,建议读为二声,“做为”,含有“去做”的意思。通行的解释中,如果做官是因为他本人家庭的贫困的原因,那么后一句“因为贫贱而做官的,便该拒绝高官,而居于卑位;拒绝厚禄,而只拿薄薪”是矛盾的。为了钱而做官的,怎么会只拿薄薪呢?他们唯恐不升官,不发更大的财。而且孟子“有时乎为贫”难道也主张有时候为了钱而做官是可以的?这与老夫子“贫贱不能移”的思想完全相背。
  


Powered by Gridea | Theme: Fog
载入天数...
载入时分秒...
总访问量:  |   访问人数: